精耕细作,日新致臻^——汉语桥“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经贸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来源: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合作领域,推动 “中文+专业”教育融合发展,4月2日下午,汉语桥“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经贸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相关学者、山东大学《直达职场·经贸汉语》教材主创和课程研发团队、汉语桥“一带一路”国家高级经管人员线上交流项目学员、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专业学生参加论坛。
来自中国、越南、泰国、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7个国家的11名青年学生及经贸从业者代表使用中文发言,内容涉及金融、语言教育、基础建设、服务贸易、抗击新冠等多个合作领域。发言人紧扣“一带一路”建设与其家乡融合式发展的主题,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及生动鲜活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各个国家实施中的真实缩影。他们一致认为,从宏观的国际合作、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到个人层面的成长发展,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产生了卓越成效并孕育出更多机遇。
柬埔寨的Beang Moly提到,在世纪疫情面前,中国已向柬埔寨援助超过4200万剂疫苗,为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体现了国际担当。泰国的Chatchaya Techanukul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跨境电商为中泰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捷渠道,方便了泰国产品顺畅地销往中国,泰国人民也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华为手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诸多广受欢迎的产品,既改善了供应链,又惠及民生。
“一带一路”建设改变了无数世界青年的命运。马来西亚的Lim Qianru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中马合作快速铁路的建成,解决了在异地上学时令她困扰的通勤问题。受此普惠,她踏上了求学中国的旅程。来自尼日利亚的Udeogu Loveth Chinenye是中国承建尼日利亚“拉伊铁路”建设者,她表示,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尼方年轻的工人、工程师以及工程管理人员都得到了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强化。这些技能将伴随他们一生,项目结束后新生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依然可以靠此谋生,成长为知识传播与技能创新辐射的骨干力量,进一步促进尼日利亚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张岩在专家点评时指出,中外青年的发言有机融合宏观层面的政策理解与操作层面的项目案例,既谈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边区域融合,也谈及中外合作中的国家社会发展,既展示了“一带一路”与贸易投资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讲述了“一带一路”改变人生命运的温情故事。“这些‘一带一路’故事立意深远、令人感动,让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张岩以“一带一路:携手同行,共建繁荣和希望”为题进行了线上专题讲座。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晓乐介绍了学院逐步形成并日臻完善的“五梯递阶”国际学生中文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推动中国语言文化与专业学习的内容融合、预科教育与学历教育融合,以及跨校跨学院跨专业的融合,推动建设师生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
本次论坛是山东大学“汉语桥”短期线上团组项目的重要内容,设置主题发言、专家点评、专题讲座等环节,支持鼓励中外青年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研讨政策、分析案例、沟通信息、分享成长心得,精准服务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特定群体的跨学科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