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眼中的中国

“汉字叔叔”:让汉字讲故事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社、对外汉语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汉字叔叔.jpg

美国汉字研究者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中文名斯睿德,在他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全球的汉字学习者只要输入汉字,就可以查看相应的字形。作为国际上最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汉字字源的外国学者之一,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了解奇妙的中国,为汉字找寻“前世今生”

自22岁学习中文起,如今已年逾七旬的西尔斯花了近半个世纪学习和研究汉字。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电脑实现汉字数字化,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目前已收录近10万个古代中文字形,用户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理查德·西尔斯出生于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拥有物理学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却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汉字,他说:“汉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学起来非常困难。但学下来却发现,中文是最奇妙的。”

西尔斯提出,根据世界各种文字的种类和性质划分,汉字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目前,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语言都是表音文字;表意的除了中文,还有日文和越南语等,后者亦深受中文影响。针对这一差异,与英文不同,汉字是由原始图画文字发展而来,表意更加直观。早期的甲骨文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其以象形、会意为主。尽管历经数千年,汉字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表意功能仍十分显著。因此,学习汉字,需从“说文解字”入手。

西尔斯认为,西方的表音语言系统,词义往往通过“语素”“词根”显示。两者的深层差异决定了西方人学习中文,不能依靠学英文的方式(即词根引申法),而是采用一套截然不同的“故事记忆法”。

生长于表音语言文字环境下的西尔斯,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汉字笔画繁多且复杂多变,死记硬背只会令人痛苦不堪。而如果理解汉字的象形来源,则能更容易掌握汉字。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汉字“寻根”之路。

为汉字字源建立一个数字化网站,这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空白领域。《说文解字》中有古汉字一万余字、《六书通》三万八千余字、《金文编》两万四千余字……经过近十年时间,“汉字字源”网站于2002年上线,网站展示了西尔斯搜集的近10万个古代汉字的字形,点点鼠标就可以查到每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

中国通眼中的“中文温度”

“我常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符合逻辑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故事。”在“汉字叔叔”看来,学习中文,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更是为了透过文字理解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理解,亦是走出偏见、走向认同的第一步。

在“汉字叔叔”眼中,每一位外国人学习中文都有不同的出发点。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国都渴望更多了解和借鉴中国,而中文无疑是更好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西尔斯切身感受到双向的中文热正不断升温。“我刚学习中文时,中国还是相对封闭的。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渠道都比较少。现在中国越来越开放进步,也让外国人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学中文、来中国。中国人的脚步也遍布世界,在全球各地都有机会碰到中国人,这也让外国人对中文产生兴趣。”

这些变化,鼓舞着“汉字叔叔”继续研究汉字字源。他认为,中西方文字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字形和字源上,更体现了两地民众思维模式、行为处事、科学观念、道德法制观念的异同。这一切的差异,都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展现和传承下来。

“了解汉字的字源,你就会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比如,有的字形象地展示了古代纺织、有的描绘了古代星象、有的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农业和家畜。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串起中国历史。”

“通过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的造字由来,古人的所思所想,生动可爱,妙趣横生。”“汉字叔叔”说,这是与学习英文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乐趣所在。他认为,如果不去深入理解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你也可以靠死记硬背学习中文,但精髓就没了。”

在他看来,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差异是表象,文化的差异才是根源。通过字源学习汉字,就是把“最难的语言”化解成最生动的小故事,让人们在理解中学习和记忆,进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让跨文化交流更加有效顺畅。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民心相通”的重要一环。

“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如今,通过西尔斯的网站,全球各地的民众可以便利地自学中文。据最新统计,网站的全球月访问量已超过100万人次,用户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汉字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汉字迸发新魅力,让中文有了更广泛的受众、更便捷的渠道。西尔斯表示,在全球化的当下,文化更不应该有“边界感”。“汉字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西尔斯说:“每当有中国人对我说:‘你竟然会说我们的普通话。’我都会回答:‘中文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宝贵文化。’”

2020年12月,70岁的西尔斯拿到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有了这张卡,“汉字叔叔”计划长期居住在南京,继续教书,一直研究中国汉字。2021年9月,“汉字叔叔工作室”在南京挂牌成立。

“汉字是我最宝贝的东西。”西尔斯自称很喜欢“汉字叔叔”这个称呼,尽管现在已到“汉字爷爷”的年纪。“活到老,学到老。以后,我还将努力地去打破‘文化边界’,促进中西交流,与更多人分享汉字故事。”他表达着对汉字未来的畅想。

版权所有: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文联盟

技术支持: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