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满足海外企业培养既懂中文又精技能的专业人才需要,自2020年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项目。在多年精心培育和持续推进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不仅为中文学习者们提供了更加实用的学习体验,也拓展了中文教育的应用领域。
《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规定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特定职业领域、工作任务下的中文应用能力及等级,包括职业范围界定、术语和定义、等级能力描述、职业交际策略与文化意识四部分。
基于《职业分类大典》以及岗位交际需求,将工作岗位分为技能型(A类)和服务型(B类),每个类别下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精通级”五个等级。
·入门级:培养职场岗位需具备的最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
·初级和中级:培养学习者完成技能型工作任务的语言能力,其中初级学习者要求具备处理简单工作任务的语言能力,中级学习者要求具备处理复杂工作任务的语言能力。
·高级和精通: 侧重培养学习者管理及处理综合性事务的语言能力,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习者通过职业中文学习获得全面应用中文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服务社会发展。
·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同步培养问题
相较于通用中文学习,职业中文的教学对象由语言进修生转变为企业员工,教学内容从学习语言、体验文化,转变为学习语言+技能,中文既是交流工具,也是学习内容。
·通用语言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有效衔接
《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语言需求分析,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实现专业词汇的类推与定级,完成语言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衔接与融合。
·学习者:为职业中文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和方向,特别是建立自主学习体系,帮助学习者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中文能力。
·教师:为教师在职业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规范性参考,包括分析教学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编写和遴选教材、制定教学大纲、确立测试与评估体系等,使职业中文教学具有系统性和规划性。
·机构:为机构的职业中文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也将促进机构间合作机制建设。
“中文联盟”平台的“中文+职业技能”网络课程涵盖各种职业领域,惠及海内外众多学习者。支持全国41所职业院校开发“中文+职业技能”教材,涉及各专业,有些已在海外当地开展试用,获积极反馈。
“中文工坊”在海外企业、大学或职业院校等开设,合作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由中国院校、企业等机构提供师资及教学资源。截至目前,语合中心在全球20个国家建立27所中文工坊,服务于培养既懂语言,又掌握职业技能的本土复合型人才。
“中文工坊”一般由一家中国院校协同一家海外合作机构提出设立申请。中国院校申请条件:
将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工作纳入其事业发展规划或工作计划,申办目标明确、职能清晰、特色鲜明。
具备一定在海外推广“中文+ 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基础,拥有支撑“中文工坊”建设的专业体系和人才队伍,或在与海外机构合作开展语言与职业教育方面具独特优势或专业特长;
每年选派若干职业中文教师或志愿者教师赴海外工作,具有承担“中文工坊”项目要求的教学资源;
协同海外合作机构共同提出申请,其海外合作机构愿意为“中文工坊”建设提供场地、后勤等必要的软硬件及人力资源支持,提供日常运营和保障,并能联合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和支持“中文工坊”建设。
版权所有: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文联盟
技术支持: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