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工坊

在“中文工坊”为中阿合作培养复合型本土人才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

阿根廷“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是南美洲首家“中文工坊”,成立于2022年12月,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西藏珠峰阿根廷锂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锂钾公司”)共同申办。“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的首位教师是来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郭凯。当“中文工坊”需要技术专家的时候,他毅然决定跨越万里赴阿根廷萨尔塔省,将自己毕生所学挥洒在工坊所在地——阿根廷安第斯山脉,为锂钾公司员工和当地居民开展“中文+汽修”培训。

推广“车间中文”,培育“中文+汽修”人才

尽管出身于汽修专业,郭凯对中文教育有着很深的思考,简单的中文教学叠加技能教学就是“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吗?中文教育和职业技能应该怎样结合起来呢?郭凯一直寻找着答案。

阿根廷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郭凯在上课时需要先用英语讲一遍,然后翻译听懂后再用西班牙语给公司员工讲一遍,这样下来不但上课效率低下,也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P1.jpg

郭凯认为,提高交流效率必须省去翻译的环节,他别出心裁地想到了高频词汇同时用中、西两种语言授课的方式。他整理了高频指令动词和专业名词,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分别写在纸上,同时标注出中文拼音。虽然学员先学会了这些词语的中文发音,但在郭凯用中文说到相关词汇时,学员时常还是会一脸茫然地看着郭凯,原来学员并没有在发音和实物间建立联系,这时郭凯只要指一下纸上的单词,学员立刻就会明白意思。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磨合,在郭凯用中文讲关键词时,员工已经能够很迅速地给出回应。郭凯说,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修车现场秒变“中文角”,氛围也会变得愉快。打开机盖、拆解发动机、打不着火、检测正常、检测异常……这些专业词汇员工从听不懂逐渐已能快速回应。在被问到是否找到了“中文+汽修”教学的好方法时,郭凯坦言,还远远不够,员工还需要更系统的学习,但我似乎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不断实践,在车间里寻找中文教学的规律。

服务当地社会,促进民心相通

郭凯作为“中文工坊”的一名老师,平日里不仅传授知识,还通过技术帮助当地民众解决了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一次,郭凯在下班的路上偶遇一位女司机,她的车抛锚了。听闻救援人员短时间内无法确认故障并修好汽车,郭凯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经过检查,他发现问题出在继电器上,便巧妙地用空调继电器替代起动机的继电器,迅速解决了问题。司机对他的专业技能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激不尽。

P2.jpg

郭凯没想到自己仅帮了个小忙却引起了当地的关注,萨尔塔一家4S店听说情况后联系郭凯,希望郭凯能作为专家给本土员工做汽修技术指导,不久中文工坊便走进了4S店,定期为4S店义务开展培训。

经口口相传,附近的市民都知道了山上住着一位懂技术的中国老师,而居住在高原上的居民听闻此事,也希望郭凯能帮助他们检查拖拉机和汽车的故障,提供技术帮助。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没有修理厂,社区居民的车辆出现故障后很难维修,郭凯说,居民有需求,我们有技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愿意为中阿友好贡献一份力量,未来“中文工坊”项目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锂钾中文工坊,南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阿两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这是继2022年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阿合作的又一成果,意味着双方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推动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

随着中阿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了阿根廷,“中文工坊”的价值和作用也愈加凸显,作为南美首个“中文工坊”,“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服务于锂钾公司和当地社会,帮助企业培养懂语言、通文化、精技能的本土复合型人才,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P3.jpg

如果说“中文工坊”建设是一场接力赛,这里的教师们就是奋勇直前,努力在南美跑好第一棒的开拓者。不同于传统学校教学模式,“中文工坊”的课程更多需要结合职业需求、学生也大多是企业员工,但教师们对教育的执着和奉献精神始终不变。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授人以渔的自豪感,更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就感。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建设好“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

目前,“中文工坊”与阿根廷职业院校及高校的合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萨尔塔省的三所职业技术学校表示愿意与中文工坊展开深度合作。未来,“锂钾有限公司中文工坊”也将继续发挥其作用,为中阿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版权所有: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文联盟

技术支持: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