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赛格德——从“你好”到“再见”
信息来源: 国际汉语教育微信公众号
8月末,我们一行八人,带着一身上海的“暑气”,来到赛格德这个匈牙利南部城市。
在赛格德大学的日子,转眼从夏令时走到冬令时,又迎来了夏令时。冬去春来,一幕一幕,这部为期十个月的光影记录已叠满素材,雕刻着我们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时光。
一节课,45分钟,从“你好”到“再见”
我教授的是零基础的九年级学生。面对这些“空白的画板”,如何教学、管理,如何构思、组织中文课堂,着实让我有些头疼。
好在青春期的学生们有着旺盛的表达欲和学习劲头,从拼音到笔划再到汉字,从“b、p、m、f”到“你好”“再见”,一步一步,像婴儿蹒跚学步般艰难却令人欣喜。
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中文名字都是我根据他们的匈语名字发音、名字的含义,以及学生给我的感觉与印象取的。
如今看来,与各自鲜明的性格不谋而合。课堂情景剧中活泼的表演,得到表扬后的小雀跃,收到我从中国带来的礼物时的惊喜。
中国,距离匈牙利是那么远,而在我们的中文课堂中,又真真切切的那么近。
因为汉语,我帮助他们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因为汉语,我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是如此奇妙,有了付出与联结,一路走来的一点一滴,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记录着彼此的成长。
关于教学上的一些思考
李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她很聪明,很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但有些过于自我,缺乏集体意识,自控能力比较弱,上课时经常不合时宜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和助教以及其他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她在其他课上也是这样的表现。刚开始,作为新手教师,对待这样的学生,我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但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我发现,这类学生是需要老师给他们“定规矩”的。即允许你提问题,但是必须举手,征得老师同意才可以提问。而且每堂课不能超过三个问题,其余的下课时间再与老师讨论。
如此一来,情况有所改善。因为她知识接受能力强,学得快记得牢,我在安排小组竞赛时把她安排在整体水平偏弱的一组,这样她不但能够为小组赢得分数,而且也培养了她的集体意识,建立了信心,有助于让其他同学接纳她,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问题学生”确实难办,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一样可以将“问题”化为“良药”,带动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中文学习中来。
在我教授的所有年级的学生中,想重点谈谈九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难免年轻气盛。所以课堂管理上相较于其他年级有不小的难度。需要老师严厉为主,收放自如。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玩手机、聊天等问题一定要处理,如果以“提问”的方式提醒没效果,可以考虑定期更换座位,上课前要求学生把手机收起来,以此来改善。
课堂进入到知识学习或操练环节,有些学生无法保证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相信各位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选择有趣的图片、视频,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和老师的照片(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或生活中的场景,总之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是能够提起学生兴趣,缓解畏难情绪的。
我所在的Eötvös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课后不复习、作业完成不好的问题,到了听写、考试之前临阵磨枪。在这一点上就需要老师用心督促,形成完善的作业机制,布置了作业就要检查,没按时交作业的要下节课补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教师教学、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反馈的完整教学环节。
一年,360天,从“你好”到“再见”
初到赛格德,我就对外方院长李察德流利的中文佩服不已。生活中,外方院长也给予了我们细致的关心,桑蒂和芳妮更是笑称自己是我们的“赛格德妈咪”,照顾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最难忘的是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们两个不分早晚地在医院陪着我,安慰我,成为我在赛格德如姐姐般的依靠。
在赛格德的日子,离不开各位老师十个月如一日的陪伴。我们邀请学生一起包饺子,去学生家品尝地道的匈牙利菜,展示来自东方的“神秘料理”,一起在赛格德特色的“葡萄酒节”上品鉴美酒。
结束了一天的教学工作,我们会聚在一起,分享各自教学点有什么趣事,有什么教学新创意,总结教学经验,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大家的教学对象或课型都不尽相同,在交流中,总能碰撞出火花,收获到不同的见解。
又或者,聊一聊对家人的思念,分享最近的拿手好菜,一天的疲惫尽可消散了。一起散过的步,一起吃过的饭,都是我们对赛格德深深的眷恋。
还记得在一年一度的大会上,最后一个环节是为教师颁发证书。伴随着熟悉的《瀚宇之花盛开》,我们一一走上台前。那句“跨越千山万水的追寻,心中依然充满了力量”,着实让我们每个人热泪盈眶。
从报名国际中文教师,到培训,再到赴任匈牙利,短暂而漫长的一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在距离祖国八千多公里的赛格德,有你和我,认真地在绽放。
去往Eötvös高中的10路公交,途径楼下的4路电车,搭载着属于我的生活轨迹。清晨鸟鸣,正午阳光,夕阳西下的教堂钟声,汇成了三百多个属于赛格德的日日夜夜。朗朗书声,品茗绘画,记录了属于赛格德大学的光辉岁月。所有的点点滴滴,我都将一路珍藏。
离开的这一天,交织着中匈双语的“再见”。铭记相遇,珍重别离。再见了,赛格德!
(作者 孙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