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躬耕教坛

遇见,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信息来源: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作为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第一位中国教师,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在这里开启了海外中文教学之旅。

昨日重现

第一天走进教室,一位面孔酷似影星史泰龙的男生立刻站起来用俄语向我问好,接着做了几个武打动作,当时就把我逗乐了。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得知他是成龙的粉丝,而当时这里的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多局限于电视剧中看到的中国功夫。

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于2008年9月开始招收中文专业的学生。但学生都入学了,还没有中文教师。情急之下,学校从远在几百公里外的首都塔什干请来一位学过中文的乌兹别克老师来授课。所以,在他们看来,我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

我的海外中文教学在这里拉开了序幕。一切从零开始,从中文语音到汉字的笔顺笔画,我从一点一滴开展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也常给我惊喜。我曾告诉学生,汉字的起源是象形字,每个汉字就像一幅画。我引用汉字“田”举例,字型简单,却与实物分毫不差。“田”字平均分成四份,巧妙地点出了“田”的作用,好像农民在那里种植、灌溉。没想到学生居然把这个汉字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妈妈在院子里种花。她看见妈妈把院子修整得像汉字“田”,就说:“妈妈,你的花种在汉字上呢!”

每天和学生的朝夕相处,冲淡了我在异国他乡的寂寞。半年后,我带着学生博瀚和秋香去首都塔什干参加“汉语桥”比赛。比赛中,博瀚以其字正腔圆的演讲荣获三等奖,秋香用中文高歌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把比赛的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两位学生的名字是我根据其性格起的。博瀚沉稳有内涵,中文专业本科毕业后,他申请到了奖学金,去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秋香古灵精怪,本科毕业后,赴西北大学硕博连读,是西北大学的明星学生。后来,她与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嫁给了一位中国研究生,把家安在了西安。

蓝天下淳朴的民风

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这里有蔚蓝的天空,连绵的沙漠,壮阔的河流,也有着最美的日出和日落。在这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再是诗句。这样的美景下,民风淳朴,百姓善良。问路时,热心的居民会给你领路;手提重物时,总会有人上前询问:“你需要帮助吗? ”记得有一次下雪天,路面有一层薄冰。我在车站等了半天,不见车辆,担心上课会迟到,就朝学校的方向小跑起来。这时一辆警车停在我身边,问我去哪。我说明情况后,他招呼我上车,直接送我到了学校。在此后的日子里,每逢雨雪天,这辆警车如约而至,总会出现在我家附近的车站旁,载我去学校。古道热肠的警察爽朗地说道:“我们乌兹别克斯坦人热情好客。你是中国人,是我们的客人。”

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棉花,有着“白金之国”的美誉,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每到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撒马尔罕的各个高校便会停课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去农田采摘棉花。每到这个季节,我和来自日本、韩国的几位外籍教师就会买一些食品和水果,到田间地头去看望学生。每当我们出现在棉花地头,学生们立刻欢呼雀跃。在他们的盛情邀请下,我会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几天。清晨,迎着晨曦,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棉田采摘棉花。休息时,和学生们一起围坐在田埂上,给他们讲中国古老的传说,讲梁山伯和祝英台,讲许仙和白娘子,教他们唱《青春舞曲》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欢笑声响彻田野。那段时间充实快乐,至今让我怀恋。

图片1.jpg

此情可待

在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的两年任期结束后,我转岗到首都世界语言大学执教。临别前的晚上,我在撒外的大门前长久伫立。凝视大门,百感交集,这扇大门承载了我多少记忆!

在世界语言大学,我的教学对象是中文专业本科生三四年级的学生。学生们的中文水平都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们的水平越高,提的问题就会越细越难。尽管我从事中文教学多年,但学生们常常是随机提问,这对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出更多挑战,也促使我丝毫不懈怠地对待每一节课。从课本到现实,从传统到当代,再到中乌文化对比。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和进步,努力做到给学生输入“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解成语“情不自禁”和“一见钟情”,在学生们的作业中看见这样的句子:“昨天,我写作业到很晚,一见钟,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都一点了! ”我当时忍俊不禁,她竟然把“一见钟情”拆开使用了。我被学生灵活运用中文的能力所折服,同时也告诉学生,中文成语不能拆开使用。后来我辅导这位名叫加米拉的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汉语桥”比赛。她以题为《美丽的中文承载我的中国梦》的演讲一举折桂,荣获乌兹别克斯坦赛区特等奖,并代表乌兹别克斯坦赛区赴华参加决赛,荣获三等奖。加米拉本科毕业后,也申请到了奖学金,赴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在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任职。

重返撒马尔罕

阔别八年,作为国际中文教师,我又重新踏上了撒马尔罕这片热土!撒马尔罕的蓝天依旧,学习中文的学生在逐年增加,昔日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同事,中文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图片2.jpg

眼前的学生,提起中国,不再是当年我初来乍到时那样懵懂。他们不但中文有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知道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和高铁。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风景皆在途中。二十多年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 今天我会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来到这个国家,教授中文,交流文化。更没有料到,我会重返撒马尔罕,这是何等的缘分!

(作者 毕凤云)

版权所有: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文联盟

技术支持: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